薪火相继 雏凤清鸣
发布时间:2020/6/15 16:55:26 作者:hwzx 浏览量:5058次
薪火相继 雏凤清鸣
——金陵汇文学校青年数学教师专项导研活动圆满举行
为加快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,促进青年数学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,2020年6月9日下午,金陵汇文学校中学部开展了青年数学教师专项导研活动。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有: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、南京市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王红兵,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常务副校长石颖,副校长许天枢,督导室主任杨友红,同时参会的还有我校专项导研工作小组的专家和七、八、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。
此次活动首先由杨珊和冯重阳老师进行《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(1):三角形的内角和》的同课异构授课。杨老师和冯老师都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,借助平行线的性质将“三角形内角剪、拼而成180°”的活动经验转化为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°”的几何证明,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,体验辅助线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作用,初步感受平行线的转化思想。两位老师面对相同的课题也有其不同的精心设计:杨老师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了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,在得出基本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变换思考,并加以适当引导,探索得到了五种不同的命题证明方法,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;而冯老师更注重问题解决的步骤方法和数学命题的逻辑推理,他引领学生化复杂为简单、再从特殊到一般去研究“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”,在经历“实验操作-归纳结论-定理证明-几何应用”的问题探索过程中,挖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。
听课活动结束后,王红兵老师对两节课作了深入的剖析。他肯定了两位老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,有精心的教学设计,学生的新课掌握程度较好。同时王老师也指出本节课学生已有一定的活动经验,已经初步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,课堂引入时不宜铺垫过多,如“拼角实验”“转角实验”等,否则反倒限制了学生思维;要关注学生主体,给予充分动手操作、证明的时间,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;此外,几何证明的规范性也值得注意,命题证明的“已知、求证”,几何图形、辅助线的标记等都要规范而简洁,给学生准确的示范。
为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,市教研员王红兵老师还开设了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讲座,给在座的青年教师们提出了以下的要求和建议:一、以学定教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学生的知识水平是课堂教学的起点,要通过设计摸清楚学生的掌握程度,再开展进一步的教学环节。二、培养数学素养。数学教学重在不揭示谜底,让学生去思考,教师应培养学生审题、解题的能力,学会用最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证明。三、解读文本。从教材文本形态向教学过程形态转化时,教师要注意每一个典型地方的规范,如符号标点、几何图形标注等,都要简洁规范,体现数学之美。四、作业设计。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中多动脑筋,要设计典型例题,一例一练,给学生规范的作业示范,还要加入适当滚动作业,复习本学期以来所学习的内容,常练常新。
随后,赵心怡、陈露、刘丽敏等几位老师就教学问题和教研员进行了互动交流。赵老师表示学校以 “蓝青工程”“青年共同体”等团队的形式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高位平台,师父的引领、同伴的互助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助力和动力。初三的两位老师则与王红兵老师探讨了中考命题的方向,王老师提出复习阶段的数学解题教学应注意综合性,要以一个题型为载体打通初中数学部分知识。
最后,石颖校长和杨友红老师做总结性发言。石校长对专家领导的细心倾听、长期关注、持续指导表示感激,杨友红老师用“先学后教”“深度学习”“教学相长”等几个关键词总结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,表达了对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深深的期待!